-
Will You Love Me
不知怎么着就看起了TWG,一口气补到S05E15,不知该如何继续下去。
一直都欣赏Alicia自立自强的性格,可是在她离开LG的时候,忽然觉得,有点不喜欢她了。
Will的告别则雪上加霜,虽然之前早就被各种剧透,知道了Josh的离开,可是真的到了这里才发现,不管如何做好心里准备,对于一个人的戛然离去,终究没有办法释怀。
也许不该太认真,在律政剧中看感情,原本不是明智之举。
可是,精明算计中的那一点点真情,是那么珍贵。而且Will,确实是我喜欢的那一款。
Never can say goodbye.很多人吐槽Alicia不符合The good wife的定义,其实我觉得,这才是编剧想着色表现的重点。
为什么要甘居人后,为什么要忍气吞声,为什么要咬碎牙齿和血吞?只有依附与顺从才是真的Good wife?No.
Alicia是独立且优秀的,只不过依赖与隐藏了太多年,直到生活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玩笑。
还好有Will,在她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时候,伸出了温暖的手。
Will是Alicia的救赎,他的援助是她重拾事业的基本,他的鼓励与赞赏是她进步的动力,他的离去更是让她认清了虚伪婚姻的本质、勇敢的脱离了家庭的束缚。
可是对于这个男人,她所负良多。编剧说这个故事是讲Alicia的成长,而AW的主旋律是bad timing,所以这样的发展才是合乎情理。
对于A离开LG的决定,也是花费了不少笔墨。在察觉到自己旧情复燃的时候,快刀斩乱麻的离开,与W相忘于江湖,成熟又现实的思维模式。
可是合理与成熟不代表无害。
整部剧都在表现A的有情有义,她的责任心与道德感。她会因为为杀妻狂魔辩护而内疚,会为了利用关系PK掉Cary而自责。如果不是W而换了任何一个人在她坠入谷底的时候伸出援手,她大概也不会如此决绝的离开,因为这就是一种背叛。
为什么可以这样对W?大概在她自己内心深处,知道W终究会原谅她,因为无论她做什么决定,W最后都说好。
有意或者无意,她利用着W对她的不忍。全世界只有W,她才能狠下心去伤害。
我不喜欢的,是庭上辩论时换装去扰乱W的思绪,是饭店偶遇的那一句“Why you hate me ?”与之相比,喜欢Kalinda的坦坦荡荡,无论是调薪还是离职,都开诚布公明码标价。每每冲进W的办公室,摆出小无辜又小无赖的表情,我就是阳谋我就是要挟你没我不行你看着办吧,然后看着W满脸无奈的一次又一次满足她的要求。
比起A的圣母形象,Kalinda给人的感觉是为了实现目的不择手段,她的小阴谋小计策无处不在。Cary、Lana与一系列情人,哪个不是被她反复利用却甘之如饴。可是只有对W与A,她可以收起一切手段坦诚相待,这两个人,一个是知遇、一个是知己,是她不计一切要保护的人。因为相信,所以不设防。
而Alicia,从来没有相信过Will会设身处地的为她考虑。有人说是因为她背负太多,家庭、儿女、圣母的光环、众人的眼光,对W的感情是她的不能承受之重。
那么说清自己的一切苦衷,一身清白的离开又如何?
说到底,还是放不下利益。
又有人说她只是公私分明.
我只想说,are you kidding me?
要论起阴谋与利益计算,W远超A十条街。只是他不愿意去这样做,在他潜意识里,A是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人。
不同于事业上的运筹帷幄,W面对感情,还是理想型的追求。只要两人相守,一切都足够。无论是7800刀一小时的right time,还是鸟瞰城市的抵死缠绵,都是他心中的 crazy romantic。面对感情,一切现实问题都被淡化。
而现实的A更在意自己的名誉和别人的眼光,她不愿褪下good wife的光环,为了保住这个光环不惜背叛自己的感情。对于love她need a plan,而他的plan是love。W死后与P的协议婚姻,更是剖离感情的赤裸裸的现实与利益。
对于W,不设防的两人,一个是他尊敬的Diane,一个是他深爱的A,这两个人却先后背后一刀。后来那些不顾一切的疯狂报复,不过是最原始的自我保护。
就像他重新站在了Diane背后,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疗伤,他也最终会放下与A的一切纠纷,可惜,他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。想想还是会觉得心痛。
不会在有人再如此坚定的站在你身后,不会有人在你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地方保护着你不受伤,不会有人再毫不犹豫的支持你每一个决定,不会有人……不会……
一个美好的未来,只是不会有Will。
春天该很好,你若尚在场。没有评论 -
北京,北京
被推荐过无数次后,终于下定决心,两个晚上突击看完了《北京爱情故事》。
挺好。
现实,但是又给人以希望。
这个城市,我们的城市,多少人在这里拼搏,奋斗,梦圆,心碎。
或许很多北漂都和我一样,不能明确说出自己为何如此固执的想要留在北京。
我也喜欢轻松闲逸平平淡淡的生活,喜欢父母身边的衣食无忧。
可是,这个城市,让我觉得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,而不是一眼看到老的一成不变。
北京,寄托着梦想。
北京,北京。结局是开放式的,最后那个画面的定格很喜欢。
不过定格之后的倒计时略有奇怪,完全可以处理的更好。
林夏终于放弃自己的执着,吴狄和杨紫曦再次牵起了手,石小猛心灰意冷投案自首,疯子为之前的放浪形骸付出了代价,无辜的沈冰静静的躺在病床上,神态安详。
有时候,现实就是让人这样无奈。
也只有这样无奈的现实,才让人成长。石小猛是所有人中变化最大的,从一个淳朴认真的山里孩子,一步一步走向心狠手辣六亲不认的黑暗深渊。
不同于吴狄心中的与世无争,石小猛心中一直是自卑的。他太好强太想证明自己,却更深刻的发现自己的无力。而前期遭遇的种种挫折更让他心中的愤世嫉俗达到了顶点。
其实世界上原本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,我们能做的,只是让自己在同等条件竞争中获得优胜。
想起一句话,世界的模样,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。
石小猛不再相信公平和正义,不再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获得幸福。他不再相信爱情,从心底认为总有一天沈冰会改变会离开自己。所以面临面包与爱情的选择时,他义无反顾选择了面包,最终却守着满屋的面包痛哭失声,悼念失去的爱情。
他始终不懂,对于沈冰这样的女孩,最重要的不是要你给我幸福,而是两人为了小小的幸福一起奋斗的每一天。
性格决定命运,如果他的固执少一点,偏激少一点,知足多一点,信任多一点,他原本可以过的很幸福。
可是这样的幸福,被他自己亲手推开了。再说说吴狄。
最初认识李晨是《17岁不哭》上的简宁,那时的清秀少年代表了一大片小女生对于高中生活的全部向往。
一直很欣赏这种带着书卷气的男生,朴实、内敛,却举手投足间都流露着书香门第的含蓄与包容。
吴狄也是这样,他简单、负责、认真、追求理想,即使知道会为其所累,也不肯丢下背负的一个个包袱。
辛苦,但是心里踏实。
剧情给了吴狄和杨紫曦再度发展的可能,其实有些意外。
他们的生活目标差别太大,吴狄是个理想主义者,而杨紫曦追求物质,这样的爱情难免产生分歧。
如果只是为了责任感选择再度牵手,实在是让人想叹息。
还想感慨,为什么吴狄这样的男生,总是选择对杨紫曦这样的女孩死心踏地呢?
唉……感慨啊感慨,男人果然是视觉动物。林夏挺好!
很羡慕这样的女生,敢爱敢恨,勇于表达。
就是那样的喜欢啊,从暗恋到明恋,一步步的走进他的身边。
相信他就是自己的Mr.Right,相信自己才是他的最终归宿,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发现自己的好,相信两个人终有一天能够牵手走向天长地久。
守护,等待。
等待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啊,为了一个对方回头的可能性,耗去自己大把的青春。
还有几个人,能有这样追求爱情的勇气呢?其它倒也再没什么想说。
故事始终是故事,抵不过现实。
我相信通过奋斗可以实现自己的幸福,我相信一切努力都会有结果,不管这个结果是否是我想要。
我相信在这个城市,我能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北京,北京。 -
转身之间
电影版《此间》已经在硬盘上放了很久,昨天终于抽时间把它看完。
通常,对于自己很喜欢的作品,都会尽量避免观看影视版,免得毁去心中的人物形象。可是,对于《此间》电影版却好像没有这样的抗拒。它也没有让我失望,虽然有些人物和自己想象中的颇有些差距,可是,那些熟悉的形象,一下变得鲜活起来。
郭靖骑着二八老破驴风驰电掣的飞过,杨康双手插在口袋懒洋洋的看着天空发呆,令狐冲提着一瓶啤酒手舞足蹈的抨击着朝廷腐败,乔峰坐在黑暗中默默的点燃一根烟。肆无忌惮的青春呼啸而过,转身之间,再也看不到此间少年。
留下的,不过几张老照片,和一抹淡淡的伤感。郭靖和黄蓉,这对金庸笔下的模范情侣,在汴大校园里演绎着最简单淳朴的爱情。我喜欢蓉儿的精灵古怪,也喜欢靖哥哥的憨厚老实,在想象他们的故事时,总会不经意的带入黄日华和温美玲的形象。电影中的演员和想象中的差距挺大,可随着剧情发展也渐渐释然。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郭靖和黄蓉,遇见的故事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悄悄发生,开出美丽的花。
令狐冲,原著中我不太欣赏的一个人物。我不喜欢愤青,可是电影版的愤青却显示出那么几分可爱。愤青不够成熟,愤青也有很多无奈,愤青在成长中才慢慢认识到那么多的无能为力,或许有一天愤青也会变的一脸沧桑。成长就是这样洗净铅华的过程,慢慢的磨去一些棱角一些梦想,回头再看不到那个骄傲的不曾妥协的少年。
乔峰,当康敏靠在他的胸口,他还是懵懂的。或许是他自己不想去懂。可是有些事一旦错过就不在,当他懂了自己的心,一切已经太迟。阿朱是个好女孩,可是阿朱不是康敏。不会再有人拉着他要替他出头,不会再有人跳起来敲他的头。
而穆念慈,这个平淡的女孩的故事如同她自己一样平淡。一场毫无理由的遇见,一个没心没肺的男孩,一瞬间的心动,一生的不解与伤感。
一个未曾发生就已经结束的故事。
所谓少女情怀总是诗,或者少女情怀总是湿。或许那样的心情大抵相似,那么多的喜悦与伤感、失望与期待,鼓足勇气与欲言又止,纠结迷茫与苦苦坚持,都会在这个清冷的雨夜轰然决堤,分不清是脸上的雨水,还是心里的泪水。
穿着白色学生装高高站在顶楼的杨康,懒洋洋看着天空的杨康,灰头土脸递给她香水百合的杨康,漫不经心的说着“知道了知道了”的杨康。杨康杨康杨康杨康,那么近却又那么远。明明未曾离开过他的身边,却从未真正走入他的视线。
自欺欺人的给自己一个又一个的借口,或许、或许、或许、或许。可是,或许,真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幻想。
我很想坚强,可是眼泪却止不住的掉下来。
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。湖水不说话的,湖水就是湖水,你能期待湖水什么呢?
或许这就是命运,我在自己对他的想象中沉迷、沉溺,最终,最终陷落到无法自拔。
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余下的都是沉默。
我终于相信,时间万般变化只是一个故事,不然怎会有那么多的起承转合,那么多伏笔悬念、曲折与分晓,那么多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,那么多蓦然回首与恍然大悟。
我终于相信,我未曾开始恋爱就已经失恋,未曾经历轰轰烈烈已然归于平淡,我只是一抹不算明媚的风景,因为在一个地方停留的太久,连原有的颜色也看不到了。
我的世界枯萎崩坏,我无疾而终的感情,天空大雪弥漫,我注定遇见然后失去你。当穆念慈的身影从杨康的视线里消失,他结束了与令狐冲的长谈,一脸郁闷收起了手中的蓝色笔记本。
我无法认同编剧对这段情节的处理,或许这是串联情节的最好方法,可是那样的心情只适合悄悄收藏。无人知晓的故事就该不动声色的结束。安静的喜欢,安静的失恋,然后安静的离开。落叶还是纷纷,有一些落在草间,有一些吹上屋顶。总是有一些洒在他们宿舍的桌子上,六个抽屉的桌子,里面有一个属于杨康,上了锁。
落叶下那个上锁的抽屉里有一本蓝色封面的日记本,有人曾经用娟秀的字体在上面写:
“杨康是个大坏蛋。”
你看,原文中的描写多好。
杨康就是个混小子,失去的时候他还未曾学会珍惜。
可是,至少他学会了尊重与正视别人的感情。
穆念慈丢失了沉甸甸的日记本,也终于狠心丢弃自己沉甸甸的感情。
我们呢?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结局,所有的影片都会有落幕。转身之间,不见此间的少年。
然而青春的记忆却是鲜活而隽永,提醒着我们曾经年轻过。 -
最近看的一些悬疑片
从《盗梦空间》开始,爱上了各种悬疑片。看了几部诺兰,然后去豆瓣上搜各种高分电影,沉浸于推理与思考之间,不亦乐乎。
嗯,电影赏析也是一种艺术。
剧透什么的,大约会有吧。禁闭岛
ZB同学的推荐,看它的原因是莱昂纳多大叔。把当年的大帅哥称为大叔,实在让人有些心痛。
电影以莱昂纳多的视角开始,一个努力追寻事实真相的侦探,却慢慢探索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。
结局大体算作开放式的,有人说医院是个骗局。
我相对赞同另一种理解。记忆碎片
思路很赞。
最开始看的有点混乱,然后开始慢慢进入状态,感慨诺兰的奇思妙想。
其实最开始的镜头就可以说明一切,主角轻轻甩动手中的照片,直到上面的色彩一点点黯淡,渐渐消失。
谁能想到呢?
后来看影评,找到其中的几个彩蛋,竟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。
看似天衣无缝的推理,未必得到事实的真相。穆赫兰道
这个似乎在某篇日志中说过,真的是很让我无语的电影。
评分很高,也有很多人称之为经典,我只能说,这不是我的菜。
潜意识什么的,弗洛伊德什么的。
我承认我是没怎么看懂,也不会想再看。致命魔术
关键词“牺牲”。
起初以为只是两个魔术师的简单相争,可是随着剧情进行,却慢慢沉重起来。
这一秒,我站在舞台中央接收万众瞩目,下一秒,我会在哪里?是站在舞台最高处享受掌声,还是在冰冷的水中失去知觉。
极致的完美也是极致的残忍。
再次为诺兰震撼。搏击俱乐部
很久之前就看过推荐,说是 “男人必看的电影”,潜意识里觉得会有些暴力。搁置在硬盘许久,寒假在家中才心血来潮的看完。
好看。有毁灭一切的激情,亦有震撼人心的思考。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?我们缺少了什么,又在追寻什么?
还有,布拉德·皮特真是太有味道了,那长相,那身材。
多年之前,我在看《Friends》的时候知道了布拉德·皮特的名字,那时我还不怎么看电影,于是对他的第一印象是:与詹妮弗·安妮斯顿结婚却出轨与安吉丽娜·朱丽婚外情的男人。心中颇有些反感,即使看了《史密斯夫妇》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确实很有魅力。
而现在想到这个人便有些纠结,《搏击俱乐部》里的皮特,实在是太出彩了。
或许这就是典型的坏男人吧,当生活给你一个可以不再循规蹈矩生活的机会,你会选择接收吗?低俗小说
开场就看到熟人,那个搞笑的英国劫匪是Tim Roth扮演。大叔你的风格真是太多变了,从1900到Lightman就已经深深的刺激到了我,居然还客串这样的劫匪,哎,让我吐槽无能啊!
首尾环形的巧妙结构,剧情的荒诞中折射出现实,让你不得不感慨导演的奇思妙想。
说不出哪里好看,但是却给人无穷的回味。沉默的羔羊
这也是传说中的经典了,大年初一在姥姥家看完。
深层意义什么的,不想去考究了,血腥的镜头总会让我有不适感。
其他,似乎也没什么好说,反正是公认的经典,见仁见智吧。告白
大赞。
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,刚开始并不太在意,后来心血来潮的下着看了,于是开始四处向人推荐。
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,足够的深刻,也足够的BT。
女主是松隆子,就是《梦的点滴》的演唱者,一直挺喜欢她的,《梦的点滴》的MV里,只有她和一架钢琴,简单却不落俗套。
两个孩子的演技也令人惊异。
喜欢这样的叙事方式,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描述。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,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。当多元化的世界被层层展开,残酷的真相一点点浮现,你是否还有勇气去坦然面对自己亲手造就的结局?
每个人都有不为人所知的一面,每个事件都不会像它看上去那般单纯简单,可是你的任性,不应该伤及无辜。
影片的末尾,女教师隐忍又残酷的笑容的与男孩绝望的泪水交织,“从今天开始是你重生的第一步”,黑屏,然后是她貌似轻松的声音,“开玩笑的”。
没有什么语言能说明我此时的震撼。一级恐惧
不错的片子,可惜被半剧透了。某次给乐说,《搏击俱乐部》挺好看的,乐说,那你应该看看《一级恐惧》。
和ZB一起看的,看到一半就觉得大约也是人格分裂型。ZB说,其实最好的结局应该是主角露出某个诡异的笑容,这样才更有力度。
结果,哎,我还能说什么呢?
爱德华·诺顿的演技没得说。
我说,这是《搏击俱乐部》里那个人吧,ZB说怎么可能绝对不是,于是上豆瓣。
哼,还说我人脸识别无能。追随
诺兰的大作,很早之前就下了,结果发现是一部黑白片,于是搁置许久。
后来乐再次推荐,于是耐着性子看完。
其实是很棒的电影,可是我人脸识别功能障碍,黑白片又增加了识别难度,于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在努力分辨不同角色。直到后期主角换了装,才恍然大悟。
局中局计中计,你以为你是坐看鹬蚌相争的渔翁,可是尘埃落定,只有一只黄雀拍拍翅膀消失在了人群中。
这样的结局其实让人觉得有些悲摧,虽然不得不佩服诺兰巧妙的构思。恐怖游轮
想看许久。
乐一直说好恐怖呀好恐怖呀,可是又有那么多人的推荐,于是一直很纠结。寒假回家打算看完,20分钟之后觉得不能独自承受这样恐怖的气氛。
上周去乐那里过夜,在她的陪伴下,总是了却了心愿。
其实剧情也没有特别恐怖,只是一想到某两个场景心中就发瘆,闭上眼,也总是那几个片段的闪回。Sally的坟场,堆积的飞鸟尸体,女主上船前茫然的表情。
一个完美的死循环。
之后看了不少影评,人们争论的焦点在船上有几种类型的Jess。个人偏向于两种,ABABAB型的循环,同一时间船上会为ABA或者BAB的搭配。可是三型论似乎也有不少依据,最让我觉得有说服力的就是片名《Triangle》,所以应该有三种。
想再看一遍,但是有点发怯。所以……以后再说吧……
不管怎么说,导演的构思太强悍了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看与未看的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以下待看:
致命ID
万能钥匙
死亡幻觉
非常嫌疑犯
惊魂记
七宗罪有些纠结,有些片又想看又有点不敢看。
大概也是某种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吧。 -
人生若只如初见
在考拉的影响下,一边看着天涯神贴,一遍慢悠悠的看着新三国。整部剧又雷又囧,除了腐没有其它任何亮点。于是我的坚持建立在“没有最雷只有更雷”的追寻与对“无差别多角恋”的挖掘之上。可是,昨晚看到阿瞒挥泪斩陈宫,被虐到了。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如同那年秋天少年阿瞒与少年小宫的初逢,那时他们都不懂爱情。那年阿瞒刺董失败,一无所有落魄出逃。遇到正直善良的小宫,两人一见如故。(一件钟情好伐?)小宫不惜抛弃一切愿意随他亡命天涯,阿瞒也感念小宫的舍身相救,于是两人情投意合惺惺相惜比翼双飞如胶似漆,一起漂泊一起流浪岁月里全是醉人的甜蜜,踏遍天涯访遍夕阳歌遍云和月。
这是他们最好的时光。
可是快乐总是短暂,而年轻的心那么骄傲又那么贪婪。阿瞒心比天高,一心想做天下总攻,小宫却只想安安静静的与心爱的人相守。于是有了一次次的矛盾与争吵,在一次口角升级时,被怒火冲昏头脑的阿瞒口无遮拦,说出了那句“宁我负人毋人负我”。
这句话彻底寒了小宫的心。
小宫是个绝对理想化的人,他追寻的只是一份完完整整的爱情。你去找你的后宫三千,我去寻我的只取一瓢。为了理想,我可以抛弃一切随你浪迹天涯,同样为了理想,我也可以背弃你去寻找自己的天涯。
夜凉如水,苍白的月光下,小宫最后一次深深凝视爱人的睡颜,终究还是长叹一声,放下了手中的刀。阿瞒阿瞒,此生终是你负我。我爱你亦恨你,却终究不忍伤害你。今日一别后会无期,从此我们恩断情绝。
天色微亮,阿瞒朦胧睁眼,却只看到枕边空席。小宫小宫,我不是不爱你,只是更爱天下。此后相见无期,望你好自珍重。
可是阿瞒没有想到能再与小宫相逢,没想到重逢时他们已是敌手,更没有想到此时小宫身边已陪伴着另一个男人。当一切尘埃落定,小宫被缚于阿瞒面前,却只面不改色爽朗一笑,依稀还是从前那个耿直少年。可是阿瞒却知道,此时他眼中心中的那个人,都不再是自己。
他深深的看入他的眼睛,说:“是我决意要走,还请孟德遂我心愿。”
阿瞒依旧是阿瞒,他知道欲成大事者,必须刀枪不入铁石心肠,可小宫却总是触动他内心的柔软。所以他必须斩了小宫,对别人绝情,让自己断情。
小宫也依旧是小宫,依旧简单执着。至爱小布已死,他已别无所求。
阿瞒小心翼翼牵起小宫的手,陪着他走向人生的终点。
刀挥,情断。少年阿瞒骄傲的说:“燕雀安知鸿鹄志?”
少年小宫坚定的说:“我愿生死跟随。”
少年阿瞒牢牢牵着少年小宫的手,说:“你看这大好河山!”
少年小宫看着少年阿瞒的睡颜,轻轻替他盖上被。
可惜不是你,陪我到最后。多年之后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阿瞒实现了总攻的心愿,独立高台,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张正直的脸。
小宫小宫,此生终是我负了你。
小宫小宫,多年之后,我才知道你是我毕生真爱。
小宫小宫,人生若只如初见,多好。
可是我并不后悔。
因为这是我们两人共同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