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 (2)
(二)
那年我20岁,充满激情与梦想。我向往成功,向往爱情,向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,向往一切美好。
那天天气晴朗,我抬头看看遥远而不可一世的太阳,再看看身边的C,瞬间有些恍惚。身边的女孩正在眉飞色舞的说着什么,眼波流转,神采飞扬。阳光透过云层均匀地洒在我们身上,让她的脸看起来忽明忽暗。我的大脑停止了思考,思绪一片空白。于是我什么都不说,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她,直到她佯装发怒,停下来以同样的眼神看着我。
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约会,如果这样的行为可以被称之为约会。我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。在那场半个小时前结束的电影中,我在漆黑里鼓足勇气握住了C的手。
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女孩,她像一团火焰,在黑夜的虚空中尽情燃烧,照亮了枯燥无味的大学生活,也照亮了我的世界。而我也如同那奋不顾身的飞蛾,被她的光明与温暖深深吸引,不顾一切的努力向她靠近。
手机似乎在响,我没有理会。这样的时刻,我希望世界消失时间停止,于是广阔的宇宙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存在。
多么灿烂的阳光,多么灿烂的年代。
送C回家后,我终于想起要看看手机。空空荡荡的收件箱里躺着一条未读短信,来自X。她说:“在干什么?”我想了想,没有回复,直接删除。
我觉得,有些短信是极富有时效性的,时间一过,它也就失去了意义。比如,寝室的兄弟们要求带饭的短信,在你推门而入的那一刻已经失效。诸如“点名,速来!”一类的短信有效期更短,而且与老师的说话速度紧密相关。X的这条短信也一样,几个小时之前的我与现在的我显然不在同一状态,而几个小时之后的她也未必想要关心一下我的状况。
后来我才知道,我所犯的大部分错误都是因为这样的自以为是。
对于是否应该回复这样的失效短信,X显然和我持有不同态度。X说,晚一些回与完全不回具有性质上的区别,前者是时间问题而后者是态度问题。比如你兴高采烈的去拜访朋友却久叩而不得回应,那么你是希望他不在家,还是他在家中忙而没有给你开门。我想了想,觉得这样的比喻有些牵强,但是她的理论却有几分道理,于是颇有些过意不去。所幸X是个大度的人,只是埋怨一句“重色轻友”便陷入了沉默。
我想,X应该只是心情不好。
虽然她从未说,我也从未问。
X有一个高大帅气的同乡,和X是初中同桌兼高中同学,可谓青梅竹马。有几次看到他们参加完同学会一起回来,X都是笑容温柔的站在他旁边,与他的飞扬跳脱相得益彰。可是最近几次在路上遇到,都有一个女孩小鸟依人的站在他身旁。X什么都没有说过,路遇时也一如既往的笑着和他打招呼。但是我想,X心里应该很难过。
心里越难过,就越要装的波澜不惊若无其事。这大概就是X的性格。
我有些内疚。这段时间一直忙于与C突飞猛进的发展,从未关心一下身边的朋友。内心甜蜜的人总会有意无意的忽略其他人的痛苦,我也犯了这样的自我主义错误。而X是个好女孩,应该被关心和爱护。
我想了想,决定周末约X去爬山,顺便安慰开导,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。我觉得自己很讲义气,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不惜放弃与C周末约会的宝贵机会。没想到X竟然很犹豫,让我信心受挫。X说她不爱爬山,更不想被C误会。最后她勉强同意,我们相约校门口,早8点不见不散。
Warning: count():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in /home/oovickyo/domains/oovickyoo.com/public_html/blog/wp-includes/class-wp-comment-query.php on line 405